时间:2023-03-01 15:27:35 | 浏览:80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
盛夏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图/新华社
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状态下迎接航天器来访。
后续,神十四乘组会在问天实验舱内工作。舱内配置了多台科学实验柜,将推动我国在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全新的太空授课也将在问天实验舱开展!
央视新闻截图
从1992年到2022年,30年惊人的执行力,中国实现了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华丽“弯道超车”。
是无数的“幕后英雄”,把中国自信写入浩瀚太空。
1992年,北京。
经过了数年的论证,在这一年的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讨论同意了中央专门委员会《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航天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也是这一年,一位29岁的硕士毕业生开启了自己的航天事业。谁也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将会在下一个29年间,开创一个怎样的未来。
刚入职,他便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亲手配出自己办公室的钥匙。这个奇特的规定是老领导对每一位新入职的同事的要求,小小的铁片经过锉刀的不断打磨,才能磨出钥匙的齿纹,从而打开锁。
多年后,他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讲述了老领导的良苦用心——无论是谁,只要投身于航天事业,就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一线,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
4年后的1996年,他参与了“神舟”飞船的第一次桌面联试。
飞船的电气系统如同人的神经一般,上传下达着信号;而各个子系统就如同人的各个器官,它们不能各自为政,要融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够让飞船实现自我调控。桌面联试就是让这些子系统在一起协同工作的尝试,而这样的子系统在飞船上有400个。
数百个日日夜夜,他一丝不苟地带领团队开展测试,让这些系统从完全不能互联,一步步实现协同运作。随后,基于桌面联试的成果,“神舟”飞船的电性船研制成功,顺利出厂。
3年后的1999年11月20日,由电性船改装成的“神舟一号”首航太空,中国的飞天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资料图)
2001年,酒泉。
“神舟三号”飞船已经运抵发射场,正在开展紧张的射前测试工作。一个小小的电连接器的信号突然不正常了。
一般来说,对于电连接器这种常规组件,如果它的信号在测试中发生了问题,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来解决。但是,他决定立刻开展失效分析,检查所有使用了这种电连接器的部件。
检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这种电连接器在设计上就有隐患,这就意味着,即使更换了出现问题的电连接器,它仍然有可能工作不稳定。而飞船内电信号的不稳定甚至中断,就会造成船毁人亡的事故!
这样的电连接器在“神舟三号”上有77个,而“神舟三号”此时已然整装待发。
“坚决不能让有哪怕一丝缺陷的飞船上天!”上级决定,全体参试人员撤离发射场,飞船返厂,电连接器重新设计。由于造成了重大损失,直接责任人无一例外受到了处分。他作为“神舟三号”飞船的总体负责人,主动承担了责任,扣发当月100%的补贴。
“这让我们认识到,载人航天的标准不是随便说的。”若干年后,他面对记者的镜头时,记忆犹新,“如果某一个人的某一个具体工作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图/央视网
2006年,“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立项。他成为“天宫一号”的总设计师。作为“神舟”飞船的设计师之一,他可以将载人飞船的设计经验融入实验室中。
但是,空间实验室与载人飞船存在显著的差异。空间实验室不仅需要保证高可靠,还需要具有长寿命。为了保证空间实验室能够长期运行,空间实验室需要能够抵抗空间辐射、极端温度的考验。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芯片。商用的CPU能够保持GHz级别的主频,但是在太空中,由于辐射的影响,CPU的主频只能在MHz级别,而且需要做特殊的抗辐射、极端温度处理,否则轻则芯片运行失常,重则宕机乃至烧毁。在当时,这种宇航级的芯片不仅价格极其昂贵,而且其技术往往由外国芯片巨头把持。
但是,他没有因此放弃,他深知,只有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我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够规避风险,行稳致远。
这一干又是5年。
2011年,臭名昭著的“沃尔夫条款”落地,美国切断了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同年,“天宫一号”成功入轨,我们开启了“空间实验室”元年。
戏剧性的是,“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之后,我们收到了不同国家的合作请求,唯独少了美国。
“我们的设计思想是独立自主、创新引领、体系保障、规模适度。”被问及如何避开“卡脖子”问题时,他淡淡地说,“最重要的是体系保障,靠我们的体制和制度优势,靠航天的体系优势。”
“天宫”空间站结构图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海南文昌。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10台发动机一齐发出怒吼,它托举着22吨重的空间站进入了预定轨道,我国的“空间站时代”来临了。
它高度完备的生命保障系统足以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它高度先进的科学机柜系统足以支持科学实验长期开展,它高度集成的空间站组件系统足以支持空间站长期运行。
29年前进入航天系统的年轻人此时已然成为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回望这半辈子的航天生涯,他动情地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个个人,只有有了实力,才有话语权。”
这位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起成长的航天人,他的名字叫杨宏。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 / 《鲁健访谈》
风雨兼程三十载,天宫梦想今朝成。
他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缩影,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来源:《空间站总设计师是怎样炼成的?》经授权摘自《大国重器》,知乎 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为什么说“国之重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关系民族命运?什么样的核心技术需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它们与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关联,并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每一次创新突破背后,又蕴藏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这些问题都能在《大国重器》一书中找到答案。
许多用户都想关闭自身的OO空间,由于用户早已外流到微信里边来啦,QQ早已变成了一种經典,QQ空间渐渐地的也衰落了,那麼如何关闭QQ空间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瞧瞧吧!手机如何关闭QQ空间?1、进到“QQ空间关闭”腾讯官网页面。2、随后会进到关闭
所以,当你想追寻自己理想,但又觉得有难度的时候,不妨看看这个资深设计师的九年经验总结,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1.重视资料和信息的收集管理 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积累在服装设计的学习提高过程中是十分必要和基础的,这是一
设计是将预知的设想变为可观的艺术升华形式,设计师则是把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桥梁者,是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为消费者创造美的视觉享受。所以作为设计师,那仅仅的感性,仅仅的灵感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设计技能,更多内涵修养和基本的素质。设计
现在的装修与多年前大不一样,刷个白墙铺个地面就能入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面对着家里的毛坯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请一个装修设计师——哪怕不请设计师,也会自己充当设计师的角色,在装修前对房间做一个整体设计。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很多用户没有搞清楚
设计师:是对设计事物的人的一种泛称。通常是在某个特定的专门领域创造或提供创意的工作,从事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人。这些人通常是利用绘画或其他各种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工作或作品。我的理解是“能把糟糕的变成美好的就是设计师”,从这么多年
设计是将预知的设想变为可观的艺术升华形式,设计师则是把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桥梁者,是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为消费者创造美的视觉享受。所以作为设计师,那仅仅的感性,仅仅的灵感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设计技能,更多内涵修养和基本的素质。设计
会展,作为近些年被大力培养和扶持的绿色朝阳产业而被重视。会展行业范畴和技能定义近些年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改写。会展本身的专业交叉性与行业包容性决定其强大的专业涵盖与外扩气质,也基于此会展作为第三产业服务类专业的技能核心则需要不断完善提升,从业
餐饮空间【餐饮空间设计】艺鼎设计新作:汉拿山韩式烤肉作品名称:汉拿山韩式烤肉(深圳沙井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店)定位人群:70-90后周边上班人士定位风格:工业风设计师:王锟+刘进+潘焕之设计单位:深圳市艺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用材:木材、红砖、仿木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盛夏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图/新华社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也是国家太
装修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除了墙面、家具之外。我觉得很容易被忽视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灯具的选择了。灯具承载家里整个空间氛围的重任。空间功能不同,家庭各个房间由于不同的功能,对照明需求也不同。需要的光线条件也不一样。选对了灯具可以放大空间感,
展台展台展示空间的设计规划有八大特点及要求,在设计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它们的原则和特点,下面波镨小编和大家一起共同了解八大空间区域的设计特点及要求。1.接待空间接待空间是展示空间中接待参展人员的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接待,招揽客户,提供咨
最近网上不少人吐槽LV新推出的、售价2.6w的空气马甲。大呼这是“奢侈品品牌收割土豪的智商税,做穷人还是挺好哒 ”。但不管如何, LV这波操作也算一个正面的营销案例,没花一毛钱宣传费,就收到了全互联网网民的讨论,霸占了好几日的史上榜热搜,也
不知道各位友友们有没有偶尔翻下自己QQ空间?不管你们有没有,我是有的哈哈。在还没有微信的那个年代(用了年代哈哈),聊天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发QQ,现在只微信一个APP就把这几项都替代率了,电话也不打了,短信更是不发了,QQ也只是作为以前记忆
前几天,QQ官方发的一条消息在我的手机上弹出,是一份问卷调查,看到第一个问题,我恍神了……“最近一个月,您在手机上使用QQ的频率大概是?”其实不应该用“每周”这个时间代词了,我们大家已经把这个小企鹅忘掉了好久,点开尘封已久的QQ空间,上次的
今天星期六在家,闲来无事,就翻看了自己的QQ空间,看了之前的说说和写的日志,觉得有被自己蠢哭。我其中有一条说说就是,“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会永远记住今天的”。老天,现在我把我的脑袋扣烂了也不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我要记住什么,现在的我把那天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