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4:53:45 | 浏览:130
文/潘智贤 强调节奏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有节奏感的音乐才是好音乐,有节奏感的电影才能体现剧情的跌宕起伏,平面设计同样也需要体现出画面的节奏感。平面元素的有机组合,能够控制观者的情绪,为观者构筑多彩的审美空间,得到连续畅快的视觉享受。
从视觉流程的角度来说,人们的阅读习惯是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观者的眼睛首先看到的是页面的左上角,然后逐渐向下看。平面作品的整体设计更应有序地组织画面中各视觉要素,保持内容的连续与间隔,形成形形色色的视觉效果,不断地让观者产生耳目一新的节奏感。
所有的平面设计都应归结到对造型的处理上,造型包括外形的形状、线条、肌理、文字和图片等元素。造型被挑选出来或进行制作,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应尽可能地经过精心考虑,每种造型,不管是多么抽象或者看起来多么简单,都传递着含义。
①色彩是一种极为有用的传播工具。色彩传达的含义也是极为主观的,通过色相、纯度、明度三大要素的搭配变化,不断地对观者感官进行刺激,培养阶段性的节奏感,使观者在整体阅读中环环相扣。
②文字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表现元素,文字编排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解析和传播文本的语调、节奏、逻辑结构和尺寸大小,这一切均决定了其编排的可能性。文字有力地推动了设计特征以及设计情感的传达,不同的字体、字号、对齐形式等都会有直接影响作品的连续性和效果。
③图片在设计中起着很直观的表现作用,图片给文本提供了视觉对比,有利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同时也为书面语言所描述的体验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图片不仅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好的图片效果又能使观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变化是节奏的具体表现手段,递进是节奏的呈现方式。节奏表现手段所唤起的直接效果,可以大致概括为速度、力量、紧张、松弛、宁静。在平面设计中,针对各种元素,通过排列、色彩、大小的差异变化将导致视觉及心理上的宁静与躁动。
版面空间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
①点具有吸引注意力的特征,点在向内聚焦的同时又向外辐射。点既可以形成画面的中心又可以和其他形态组合,起着平衡画面、填补空间,点缀和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点还可以组合起来,以衬托画面的主体。
②线的基本特点是连接,它连接了构图中的各个区域,线与点不一样,线的性质是运动和方向。线的内在动态特征远胜于静态特征,线在版面构成中的形态很复杂,有形态明确的实线、虚线,也有空间中的视觉流动线。
每一种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情感:
■垂直线,富于生命力,力度感和伸展感。
■水平线,稳定感和平静感。
■几何曲线,均衡,体现规则美。
■斜线,富于运动感,动态和方向感较强。
■折线,方向变化丰富。
要合理运用线,首先必须了解它们以上的“性格”,再根据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以配合画面的节奏感。
③面在空间中占有的面积最多,因而在视觉上比点、线来得更加强烈和实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面是点和线的升华,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起烘托及深化主题的作用,点的密集或线的重复,都可以转换为面,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掌握面的特点,就可以让它更好地为版面的节奏感服务。
①色相,指的是一种颜色的本体特征,如红、绿、蓝等,不同色相的组合可以使观者产生不一样的节奏感。色相的组合可以分成三个大的类别:
■同色相,相近色相组合,可以表现出内向而稳定的感觉,配色中如果不使用很强的对立色,相近色的搭配可以形成稳定的氛围。
■补色的组合,强调色彩的对立,非常强势,表现出明快而有活力的感觉。
■各种不同的色相组合,这种全色相型的对比也可以体现出自由而奔放的感觉。
淡的颜色使人觉得软;暗的颜色使人觉得强硬;明亮的颜色给人轻盈的感觉;灰暗的颜色给人厚重的感觉。
②明度,表示色彩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明度对比程度的不同,其视觉作用也各有特点:明亮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轻快、柔软。如应用不当会使人感觉疲劳、冷淡;中明度的基调给人以朴素、庄重的感觉,如运用不好,也可造成呆板、无聊的感觉;低明度基调给人的感觉沉重、神秘,也可构成黑暗、哀伤等色调。
③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是有一定的鲜艳度。高纯度的基调给人以积极、强烈、外向、热闹、活泼的感觉;中纯度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中庸、文雅;低纯度基调给人的感觉为平淡、陈旧,但也有简朴、超俗、随和的感觉。
文字编排的核心就是将各类信息赋予一定的顺序,建立信息的层次关系。例如:设计师对信息进行了相同的处理,说明这些信息反映表达的是同一类信息。设计师必须从视觉上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使观者能识别,要让观者知道如何把各种信息联系起来,通过与其他元素的组合,保持了一定的节奏感。
在所有的构成策略中,如何使画面效果既生动活泼又耳目一新?形成视觉元素的对比效果是关键。图像的画面效果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改变尺寸、形状、色彩、空间排序,都可以得到大幅画面的对比效果。设计师必须有选择地将图像风格结合到设计主题中去,借助每种风格的特点,恰当地传达主题信息。
节奏可以节制我们的情感,也可以调动我们的情感,通过使用相同的形式或者相同的符号,来达到一种视觉上的熟悉度,这样可以让观者保持足够的阅读兴趣,即使是阅读暂停下来,再开始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节奏的规律回忆起刚才阅读的内容,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好地帮助观者理解设计内容。
① 官方头条号: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
② 本篇为 设计智造www.cocoo.top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学平面设计能干什么,我在这里说说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什么?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
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layout
在众多品牌中,如何能让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消费者首先就要在他们脑海中留下鲜明的视觉形象。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品牌设计,平面设计师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职位。那么,平面设计主要做什么?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工作七年的平面设计师,想告诉你:平面设计学出来,不好找工作!坐标: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每天都有新产业崛起,招聘各种各样的岗位。曾经我也在招聘岗位上从事过两年,我用真实的体会来告诉你们,社会和学校为什么很多人学出来之后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工
平面设计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内容?要了解平面设计就业前景如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也叫做视觉传达设计,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做美术排版、平面广告、海报、灯箱等的设计制作。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技术难度各公司要求档次高低不同,工作时间比较不稳定,要求创作速度快,而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一、品牌设计师平均薪酬2万以上的,达到25.7百分之。主要输出项目LOGO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艺术,而很多人靠艺术去生活,当然艺术就会涉及到商机,每个人追求的艺术不同,道路就不同,其中就有平面设计这条路,那么平面设计是什么呢?平面设计,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
平面空间是一个视觉幻象,通过制造视觉空间幻觉来表现平面中体积的形象。画面中相同的图形形象单元通过大小的改变呈现出远近的空间变化,也就是在平面中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感来表现平面中的空间感。就是通过近大远小变换基本形的大小展现平面空间感。在人们的
平面设计的工作几乎离不开文字,基本上所有的设计都会涉及具体的字形设计,不管是标准字还是美术字。有时候现有字库中的字体,使用前都需要改动,甚至重新设计,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其实,字体设计所牵扯的范围很大,我们并不需要去大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
1.养成随改随存的好习惯谁能保证自己的计算机不会卡机或死机?所以,建议大家经常进行保存。2.对图层进行整理对主要的图层进行命名及建立图层组,将源文件整理得“干净”“整洁”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这样在过了很久之后再回来修改文件时,才
来源:微信公众号 PingMianDesigner(平面设计)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的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形态有着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艺术的点不同于几何学中观念的、抽象的、无形的点,是有面积、有形状、有颜色的,具不同形状、不同面
转自公众号:设计in台湾2022年即将来到,即使疫情下的生活,时常给人带来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世界依旧踩着稳健的脚步,慢慢变化中,平面设计领域自然也是如此。不过明年的平面设计趋势究竟会是什么样子?这一两年内,世界将以新的实验,为过去十年的风
平面设计作品要被大众所接受,就要运用设计所特有的视觉语言来组织画面中的设计元素。形象而感性的平面设计,可以使信息和情感的传达跨越地域、种族、语言、文化等差异。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不能全部都是灵感的体现,不能少了一定的规则和法则,正如人类语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的平面上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在平面的媒介上完成信息传达过程、宣传商品和表现创意,通过精美的图形、版式和色彩传达给观众,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以及意识上的理解。平面设计在二维平面上展现,相对于三维平面而言,传
“人们都拥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我们要将其中的‘乐’时常保持在心里,不管多么负面的讯息也好,也要尽可能通过开朗、有趣的手法创作,去花心思好好地思考。”这段话来自日本当代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大概每一个学设计的人都会认识他。福田繁雄被誉为当代世